兒童鎮靜你真的了解嗎?
“醫生,我娃娃做檢查不配合怎么辦呢?”
“需要小朋友在鎮靜后做檢查?!?/p>
“???要用麻藥呀?娃娃這么小,會不會影響娃娃智力發育?鎮靜就是麻醉嗎?”
“醫生,鎮靜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嗎?娃娃多久不能吃東西?娃娃做完檢查就能馬上吃東西嗎?”
接下來,我們將一一帶你了解兒童鎮靜。
1.什么是鎮靜?
鎮靜是通過藥物使人體的緊張情緒、恐懼心理得到改善或消除,達到精神放松、生命體征平穩,有利于配合診療的方法。
2.我院兒童鎮靜可用于哪些檢查呢?
核磁共振、心臟彩超、CT、肺功能、心電圖、聽力篩查、腦電圖、眼科檢查
3.鎮靜=麻醉嗎?
鎮靜到麻醉是一個遞進的過程,但鎮靜≠麻醉。
4.鎮靜前中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嗎?
鎮靜前:
①空腹:食用不同的食物空腹時間是不同的呦,固體食物>8小時,奶粉、牛奶>6小時,母乳>4小時,清水或請飲料(無渣飲料)>2小時。那么有些家長說,娃兒只吃了一點點,沒吃好多或者吃了都吐完了,不管吃多少都要按照以上禁食時間。
②若小朋友正在發熱、劇烈咳嗽、痰液粘稠且多,那么需要以上癥狀控制好后方可鎮靜。
③若小朋友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、抗癲癇藥物等,需繼續服用至鎮靜當日。
④家長需帶上小朋友喜歡的毯子、玩具,準備好溫開水在檢查完成后喝,幼兒需準備好奶瓶奶粉(在進食前需咨詢麻醉醫護人員)。
鎮靜中:
①通過口服、滴鼻、吸入或靜脈給藥等途徑,使小朋友達到中度鎮靜時方可進行相關檢查。
②給藥前后需嚴密監測小朋友生命體征,家長需在醫務人員指導下學會如何觀察小朋友異樣情況。
鎮靜后:
①檢查完成后,家長需要將小朋友帶回鎮靜門診觀察。
②小朋友完全清醒后先喝少量溫開水,20分鐘內無嗆咳、無嘔吐,再進食易消化的流質食物(稀飯、牛奶等),后逐漸進食易消化的固體食物,少食多餐。注意:不要強制進食。
③若小朋友回家后仍有睡意,可持續入睡,不睡枕頭,頭偏向一側或側臥位。
④小朋友清醒后3小時內不可以讓孩子單獨玩耍、行走,回家后,小朋友當天可能疲倦、嗜睡,家長需近距離陪護,防止跌倒、墜床。
現在,您是不是更了解我們的兒童鎮靜了呢?
(圖片來自網絡)